買樓麼?(前篇)
最近朋友有買樓的打算,跟我說起,與她談了一會兒。
談的時間太短,說得不太多,我想該寫篇文章詳細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。
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,我是不支持買樓的,因為我長線看淡樓巿,或至少,97年前香港樓巿的情況不會再出現。
為甚麼?
嗯,那不妨先說說為甚麼97年前買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吧。
讓我們回溯到香港的五、六十年代吧,那時不少人從國內逃難偷渡來香港,建立新家園。1974至80年期間,港府更實施「抵壘政策」,內地非法入境者只要抵達巿區,接觸到親人,便可獲得居留權。
難民的心態是怎樣的呢?沒有根,寄居在一個英國殖民地。過去的日子也過得實在太苦了,只有兩種東西能給他們安全感:金錢及兒女。
於是那年代的人很勤力工作,也攢了不少金錢。
於是那年代的人不主張節育,也生了不少孩子。
那年代工資低、稅率低,令香港成為了區內的其中一個工業基地,再加上一個得天獨厚的維多利亞港協助物流發展,只要願意做,你不愁沒工作,也種下了將來黃金發展的種子。
好了,到了80年代,那些兒女長大成人了,也開始成家立室。那時雖然工資提高,香港已不適合再作勞動密集式的製造業,但幸好適逢國內改草開放,香港作為中國的窗口,那年代的人在內地設廠,在香港貿易,掙得更多錢。
高速增長的人口,大量的適婚人士(1985年結婚數字創新高),再加上正處於香港經濟的黃金年代、工資年年增長(1997年香港工資比1982年高約3.5倍),造成了龐大的住屋需求。更火上加油的是在1984年簽署的《中英聯合聲明》,當中限制了土地供應每年不得超過50公頃,在供應緊張之下,香港樓巿在1985年便開始起飛。
是供需失衡的原因,是經濟增長的原因,也是炒作的原因,令1985至1997年期間香港的樓巿鬧哄哄,你不買樓、或沒有能力買樓,是會被人看不起的,好像樓/錢便等於一切。怪不得曾有外國雜誌說香港可以用3個字來形容:Money, Money & Money,香港人滿腦袋都是錢。陶傑說中國人有小農DNA,我想,香港人該有難民DNA。
在1997年前數年,經濟火熱,各項大型基建紛紛上馬,加上香港因聯繫匯率跟隨美國減息,再以回歸前的興奮煽風點火,使香港樓巿在97年推到最高峰。人們因預期收入會不斷增加,敢用月入的100%去供樓,甚至銀行也勇於批出按揭貸款。
記得那年我跟家人到澳洲旅行,團中的人也被當時的氣氛弄得鬧哄哄,更有人豪氣地說:「全世界0既人呀,都驚香港人去佢地果度炒樓!」我當年正逢高考,腦中只有Phy, Chem, Maths,對經濟甚麼都不懂(當然現在也不大懂),但也感到那時的氣氛實在太瘋狂了。
結果如何?也不消我多說,泡沬很快便爆破,樓巿從1997年至2003年SARS的時候下跌了約7成。(按:我並不暗示SARS價是最低位。)
作為一個樓巿的分水嶺,1997年前的情況便大致上是如此了。
那麼97年後又怎樣呢?
(待續)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