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25.2006

買樓麼?(中篇)

好了,讓我們來到分水嶺的另一端,97年後。

上文曾說過,97年前的樓巿主要由3個因素帶動:

1. 人口高速增長

2. 《中英聯合聲明》限制每年土地供應不得超過50公頃

3. 經濟及工資高速增長

那麼97年後這些推動因素又有沒有改變了呢?

先說說人口因素。

我還記得自己很小很小的時候,扭開電視,便看到一段廣告片,一男一女泛舟湖上,歌曲聲響起:

「兩個就夠晒數,兩個就夠晒數,生仔也好,生女也好,兩個已經夠晒數。無謂追,無謂追,追得到,也未必好,追唔到,生壞肚!兩個就夠晒數,兩個已經夠晒數!」

這是70年代家計會推出的廣告片,由黃霑填詞,宣揚節育訊息,據聞當年引起很大迴響。我於79年尾出生,當年也有幸聽到這首經典之作,廣告故事也是很有趣的。

或許這廣告片真的有點潛移默化的作用,相比起1962年110,900個初生嬰兒的數目,這幾十年間逐漸減少,至近年只有約50,000之數。若以人口數字計,60年代初有些年頭可以有數個百分點的人口增長,但近年的人口增長則少了很多,只有不多於1%。

不過雖然人口增長速度下降,但由於家庭住戶平均人數也慢慢減少(由1982年的3.9人減至2005年的3.1人),家庭住戶數目增長率也只是穩定地波動,平均每年增長2.4%。

以2005年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的住宅空置率為6%來看,加上未來3年有3.9萬個在建單位,如家庭住戶數目增長率維持2.4%,即使減去自然空置率4.8%及清拆的住宅(我猜每年約2%),樓宇供應也是充足有餘的,因此不需理會地產商哪些甚麼供應短缺的鬼話。

好,到了第二點,《中英聯合聲明》限制每年土地供應不得超過50公頃。
其實,1997年7月1日後便沒有這限制了。後來府停售土地,也是一時的權宜托巿之計,不久前又恢復賣地。

第三點,經濟與工資。這比較複雜。

六、七十年代,香港利用大陸移民的人才、資金及技術,發展製造業,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,港人乘著中國開放在國內設廠,轉營貿易,再加上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中的蓬勃樓巿,這些都造成了香港經濟的黃金年代。


但這期間香港其實做了些甚麼提升產業的工作呢?當周遭的日本、台灣、南韓都將工廠轉營至高科技企業,香港的廠家呢?依然只顧將生產線北移,繼續做沒有甚麼附加價值的勞動密集式生意,頂多只是一些紡織廠買些品牌回來自己發展,但往往不大成功。

「High tech揩野、low tech撈野」似乎就是他們的共識。

但隨著中國加入世貿,進一步對外開放,這個中國窗口的角色也漸漸被淡化了。

香港的物流業呢?也漸漸被國內港口取締。鹽田港的價錢,香港是沒法比擬的。

香港也吸了二十年的地產鴉片,吸得飄飄慾仙、樂不思蜀。也許財富效應來得太容易,令政府及商人們忘了真正發展香港的競爭力,個個只顧將樓巿抬得老高,不斷製造泡沬。但正財富效應過後,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負財富效應。97至SARS的期間讓癮君子的雙腳輕輕觸地,郤已叫他受不了,一把眼淚一把鼻涕,哭著要再乞一點點地產福壽膏。好了,不願面對現實,政府說:吸吧!九成半按揭、停售居屋、停止賣地一古腦兒推出,地產鴉片再吸過不亦樂乎。財富效應再現,巿道欣欣向榮,但將來呢?

樓巿將來撐不撐得到,主要看三點:工資、儲蓄及利率。

這三點是樓價的限制條件,工資不高、儲蓄(首期)不足、利率太高,銀行也愛莫能助,不能給你批出太高的按揭貸款,讓你買超過負擔能力的住宅的。


先說工資及儲蓄,我想不如借兩個幻想出來的人物去解釋吧。

個案一:Angus. 28歲

Angus在大學是讀地理的,他2001年畢業出來工作,進入了物流業。因為科網泡沫爆破,失業率升高,所以他的入職薪金並不高,只有$8,500。

他發覺原來從1994開始,香港便有7間大學,97年後大學學生陸續畢業,大學生的供應大增,比起從前來說大不吃香。現在的非專業科目大學生的待遇,原來和從前的預科生並沒甚麼分別。

Angus工作了7年,勤勤懇懇,循序漸進,也晉升到經理的位置,月薪$22,000。他其實也有點擔心,發覺現時不單止製造業北移,甚至文書及分析性的工作也漸漸有北移的跡象了,香港人的工資又怎能和國內的比呢?自己將來又會怎樣呢?

那時Angus 28歲了,有一個女友,她是大專畢業生,現在作時裝設計師,月入$15,000。Angus與女友Angie關係穩定,便起了結婚的打算。

香港人嘛,結婚當然想買樓,兩人合供築個愛巢也不錯。兩人坐下算一算,發覺自已原來往日所花的並不少:還大學貸款、給家用、吃喝玩樂、買衣飾、化妝護膚費、電話費、上網費、每年去一次旅行,打開戶口,原來兩人合共也儲不了多少錢,只有30萬元。

他們想買新樓,見電視廣告上的新樓盤不錯,便打算到銀行看看他們可借多少按揭貸款。銀行的職員問過他們的收入(共$37,000),很快便計了出來:以P為8.25%計,按揭貸款P-2.75,以他們的收入,最多可借約$2,700,000。


他們想過,扣除了擺酒、裝修、其它雜項費用及保留一點點流動現金,他們可用約$2,500,000買樓。

$2,500,000可買到甚麼呢?原來是一個438呎的新樓盤單位。

Angus與Angie心想:「小是小了一點,也上去看看吧。」

終於到了睇樓的那一天,Angus與Angie大為驚訝:「原來所謂的豪宅,不止毗鄰海景,也毗鄰工廠!」

「甚麼438呎?實際可用的面積只有300呎吧!我公屋的家比這兒還大!」

「甚麼?這個窗台和露台也計入建築面積?」

「樓下這平台,也計入建築面積?」

「這個獨立冷氣房要來幹什麼?也計入建築面積?」

「管理費$2一呎?不用吧?」

如果你是Angus或Angie,你會怎樣決定呢?

* * *

個案二:Bono. 38歲

Bono是八十年代末的大學畢業生,在跨國公司工作。他也真幸運,畢業不久便碰上中產移民潮,騰出不少中層空缺,他把握機會,一直平步青雲,現年38歲,月入$75,000,有一妻一女。妻子是全職主婦,女兒則正讀小學。

他有著當年天子門生的共識,奉行四仔主義:「車仔、屋仔、老婆仔、BB仔」,總覺得四者缺一都是人生一大憾事。

當然Bono也經歷過不少風浪的,如在96年結婚時接近摸頂買樓,月供$35,000,還好收入充足,總算捱得過去。另外也怪自己一時貪念,Bono在科網時見電盈回調至$22,急急買入。結果?也是與很多香港人一樣,身家蒸發了八成。

Bono常說自己表面風光,供樓、衣食住行、女兒的學習費、車子的雜費、交稅、一家人去旅行,事實上剩不了多少錢。

Bono現正在電腦公司工作,但公司近年的營運太差,行內價格競爭太激烈,為了股東的利益著想,公司決定裁員。

高層的同坐一條船,當然不會裁,基層的,裁了也沒甚麼用,反正新入職的人工甚低。

最好的目標,當然是那些高年資、高工資的中層員工了,況且現在用一半的薪金也可找到合適的人來頂替。

結果,Bono被裁。

還好Bono還有些人脈,很快便找到新工作,但月薪降至$40,000。

97年前,他每年加薪超過10%,從未間斷,他從沒想過會有減薪的日子。

他必需要取捨了:

「現在這層樓是供不下去的了,賣了它吧,換間小一點的。但我們的積蓄不多,恐伯不止小一點而已…」

「太太沒工作了8年,總不成叫她現在出來工作吧。」

「車子也要賣嗎?那可是全新的,可真不捨得…」

「女兒讀的國際學校、上的鋼琴課,也要停了嗎?甚麼也可以省,但女兒的… 真不想要她犧牲。」

* * *

以上的兩個例子,想說的其實有幾點:

1. 新生代的工資及儲蓄不高,對住宅的負擔能力有限,而他們也快將成為樓巿上車盤的主力。

2. 1994年起香港共有7間大學,1997年後大學生供應大幅增加,非專業資格或公務員體制大學生收入被攤薄。

3. 大學生收入被攤薄,非大學畢業生收入亦被拖低。

4. 國內廉價工人源源不絕,拖低周邊地區工資水平。

5. 全球化及資訊科技加速競爭,企業利潤率長期下降,雙高員工被裁減。

6. 供樓期長達20至30年,置業人士其實不能確保自己的薪資在期間不會有任何改變。

其實如果參考國際的標準,供款及差餉等等開支其實是不應超過收入的28%,香港人動輒超過40%,是不合理、而且高風險的。

當然也可以說外國福利社會的標準不可硬套於香港,因外國稅收可能佔收入40-50%,香港有差不多的福利水平,政府以高地價政策彌補差額也有道理。


但最近政府打算開徵銷售稅,如成功的話,這個差額是可以用銷售稅來填補的,不需再依賴較波動的賣地收入,也可將稅收攤分至非置業人仕。

也有人說:「租樓不是替人供樓麼?那不如自己供吧,最少到最後也有一個單位在手,抵一點。」

抵不抵其實不是這樣計算的,還需要計入你打算付的首期是多少、你因這筆錢付了首期而損失的機會成本是多少、將來的現金流情況,某些情況下租比供抵得多。

也有人說:「SARS是我所經歷香港的最差時期,我想樓巿怎壞,也壞不過那個時候吧!」

這個想法其實也有點漏弊,SARS時的利率是極低的,P只有5厘,某程度上支持了樓巿不更大幅度下調。

這話題轉到樓巿支撐力的第三點了:利率。

利率比較複雜,要多開一篇文章。

(待續)


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