盈氏偵緝檔案
(一向沒研究電盈的業務,由於這次太臨急抱佛腳找資料的關係,而電盈近年所涉及的財技也太多太複雜,因此以下資料或有錯漏之處,懇請見諒及指正。)
* * *
電盈最近贏盡全城注目,也湊湊熱鬧寫它一寫。
作 為典型的富豪第二代,李澤楷也感染了廣為傳播的「大deal免疫 力失調症」:患者對做實業會自動進入delta深度睡眠狀態,但面對做大deal郤會出現頭腦發熱徵狀,繼而完全失去免疫能力。香港的患者包括李澤楷、純 官、馬烈堅、馮永祥等等。患這病有好有不好,好的是有刺激作用,投資回報快又高(但成功者只屬少數);但壞者郤後患無窮,輕則有辱門楣,重則令伯爺臨老唔 過得世。還好,有些第 二代對此症有抗體,如郭氏兄弟、馮氏兄弟及胡文新等等。
李 澤楷持有的盈科拓展,在1999年得到政府的一份大禮物 ─ 數碼”講”發展權不經投標,送給盈科拓展。李澤楷隨即借殼得信佳上巿,並將數碼港項目注入,繼而易名為名動一時的「盈科數碼動力」。經一輪購併,盈動日益 壯大,在得到中方的祝福下,籌組了100億美元銀團貸款,以龐大LBO鯨吞了香港電訊,成為一時佳話。
負 債累累加上商譽撇帳,除了令電盈變成了負資產企業之外,經營業務 所產生的現金流有一大部份用作了償還債項及支付利息。還好它幸運地碰上了幾十年難得一見的超低息環境,利息負擔可以減輕,但經營狀況比起當年的香港電訊可 謂差天共地。以股價論,電盈的股價從高峰計也下跌了96%,相信每個香港人身邊也總有親朋戚友中了招(包括小弟的父親 =P)。
李澤楷喜歡做deal而不是做生意,收購香港電訊由虛轉實,以業務虛無飄渺burn rate鬥低的科網公司,空手套白狼,換來一間有穩定經營現金流的電訊公司,下一步當然是盤算如何exit了。
電盈近年大刀闊斧變賣資產、配股、削減股本、出售股份予網通,再加上貝沙灣銷售理想,幾經辛苦之下,終於令企業脫離負資產行列,而且錄得盈利及可派發股息,帳面上可是好看了一點。趁現在巿況較旺,exit正是良機。
可是怎麼exit呢?李澤楷的exit過程實在太曲折離奇,現在需然暫時告一段落,但依然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謎,足以拍成一齣《盈氏偵緝檔案》:
究 竟新橋與麥格理是否真的打算將電盈拆骨再作削減稅務安排(電盈原 需繳交超高的37%稅率),收取約35億的盈利?但以新橋約600億收購價計,收益率只有約5.8%,若再考慮電盈正面臨的取消互連費風險(約4億),倒 不如買現時孳息率約5.1%的美國10年期國債。以馬世民(新橋)的一貫作風,該不會只看這小小的回報,理應早有後著,譬如是《中環博客》褟中怡所猜的轉 售給印度公司?還是如港燦所言,李澤楷是借麥格理提價,挾高新橋正在新加坡私有化盈拓建議的價格?或可能是如傳媒所說,新橋與麥格理都是幌子,目的是要迫 網通接貨?
其實李澤楷不可能沒 考慮到網通的反應,或許他打算以出售"資產"而 非"股權"出其不意地繞過網通的批准,再火速進行投票拍板。電盈出售佔盈利75%以上的資產,按上巿規則屬「非常重大出售事項」,須經過股東會表決半數通過,但李 澤楷及盈拓持股26.46%、網通持20%,兩者勢均力敵,李澤楷是否有把握?他打算息誘股東?
但有沒有把握已成過去了,網通被擺上檯,當然大發雷霆,這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李嘉誠也要急急北上解畫:幾十年人脈,數以百億計的國內投資,又怎能給這不肖子拖垮?
擾攘一番之後,忽然跑了個梁伯韜出來,以91.6億收購電盈22.66%股權。背後財團是誰?是否當中有財團持有電訊牌照,令交易需要經廣播事務管理局允許?
太多太多謎團尚未解開,看來《盈氏偵緝檔案》可以開拍第二集。
但幾乎可以肯定的,是李澤楷其後再難取得中方的信任。這世界始終講人脈,特別是中國人。
但說不定李澤楷並不在乎。
* * *
這篇文章寫得太急(趕住訓覺 =P),很多地方未作深入求證,結果只是炒雜錦的文章,加一點兒事實描述,再加一點點小見解。有緣再續。
鳴謝:方卓如、禢中怡、港燦、脫苦海的精僻見解。
* * *
電盈最近贏盡全城注目,也湊湊熱鬧寫它一寫。
作 為典型的富豪第二代,李澤楷也感染了廣為傳播的「大deal免疫 力失調症」:患者對做實業會自動進入delta深度睡眠狀態,但面對做大deal郤會出現頭腦發熱徵狀,繼而完全失去免疫能力。香港的患者包括李澤楷、純 官、馬烈堅、馮永祥等等。患這病有好有不好,好的是有刺激作用,投資回報快又高(但成功者只屬少數);但壞者郤後患無窮,輕則有辱門楣,重則令伯爺臨老唔 過得世。還好,有些第 二代對此症有抗體,如郭氏兄弟、馮氏兄弟及胡文新等等。
李 澤楷持有的盈科拓展,在1999年得到政府的一份大禮物 ─ 數碼”講”發展權不經投標,送給盈科拓展。李澤楷隨即借殼得信佳上巿,並將數碼港項目注入,繼而易名為名動一時的「盈科數碼動力」。經一輪購併,盈動日益 壯大,在得到中方的祝福下,籌組了100億美元銀團貸款,以龐大LBO鯨吞了香港電訊,成為一時佳話。
負 債累累加上商譽撇帳,除了令電盈變成了負資產企業之外,經營業務 所產生的現金流有一大部份用作了償還債項及支付利息。還好它幸運地碰上了幾十年難得一見的超低息環境,利息負擔可以減輕,但經營狀況比起當年的香港電訊可 謂差天共地。以股價論,電盈的股價從高峰計也下跌了96%,相信每個香港人身邊也總有親朋戚友中了招(包括小弟的父親 =P)。
李澤楷喜歡做deal而不是做生意,收購香港電訊由虛轉實,以業務虛無飄渺burn rate鬥低的科網公司,空手套白狼,換來一間有穩定經營現金流的電訊公司,下一步當然是盤算如何exit了。
電盈近年大刀闊斧變賣資產、配股、削減股本、出售股份予網通,再加上貝沙灣銷售理想,幾經辛苦之下,終於令企業脫離負資產行列,而且錄得盈利及可派發股息,帳面上可是好看了一點。趁現在巿況較旺,exit正是良機。
可是怎麼exit呢?李澤楷的exit過程實在太曲折離奇,現在需然暫時告一段落,但依然留下了很多不解之謎,足以拍成一齣《盈氏偵緝檔案》:
究 竟新橋與麥格理是否真的打算將電盈拆骨再作削減稅務安排(電盈原 需繳交超高的37%稅率),收取約35億的盈利?但以新橋約600億收購價計,收益率只有約5.8%,若再考慮電盈正面臨的取消互連費風險(約4億),倒 不如買現時孳息率約5.1%的美國10年期國債。以馬世民(新橋)的一貫作風,該不會只看這小小的回報,理應早有後著,譬如是《中環博客》褟中怡所猜的轉 售給印度公司?還是如港燦所言,李澤楷是借麥格理提價,挾高新橋正在新加坡私有化盈拓建議的價格?或可能是如傳媒所說,新橋與麥格理都是幌子,目的是要迫 網通接貨?
其實李澤楷不可能沒 考慮到網通的反應,或許他打算以出售"資產"而 非"股權"出其不意地繞過網通的批准,再火速進行投票拍板。電盈出售佔盈利75%以上的資產,按上巿規則屬「非常重大出售事項」,須經過股東會表決半數通過,但李 澤楷及盈拓持股26.46%、網通持20%,兩者勢均力敵,李澤楷是否有把握?他打算息誘股東?
但有沒有把握已成過去了,網通被擺上檯,當然大發雷霆,這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李嘉誠也要急急北上解畫:幾十年人脈,數以百億計的國內投資,又怎能給這不肖子拖垮?
擾攘一番之後,忽然跑了個梁伯韜出來,以91.6億收購電盈22.66%股權。背後財團是誰?是否當中有財團持有電訊牌照,令交易需要經廣播事務管理局允許?
太多太多謎團尚未解開,看來《盈氏偵緝檔案》可以開拍第二集。
但幾乎可以肯定的,是李澤楷其後再難取得中方的信任。這世界始終講人脈,特別是中國人。
但說不定李澤楷並不在乎。
* * *
這篇文章寫得太急(趕住訓覺 =P),很多地方未作深入求證,結果只是炒雜錦的文章,加一點兒事實描述,再加一點點小見解。有緣再續。
鳴謝:方卓如、禢中怡、港燦、脫苦海的精僻見解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